首页  >  人事新闻  >  国内最新动态
手机扫码查看

    大学里还有热门专业吗?

    2014-7-9


    来源:海峡人才报


    透视高考专业冷热



    据漳州人才网报道,每年高校招生,都会出现被考生、家长和社会所追捧的热门专业。把握热门专业的演变规律,对于精准填报高考志愿,对于考生日后的职业生涯和人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。


    虽然填报高考志愿不是“一报定终身”,但是把准方向,可以少走不少弯路。




         光标在电脑显示屏上四处游走,网页开了一个又一个,“啧”——在网上搜寻填报专业信息的高考毕业生刘雯(化名)呲出了一声不满。


    一本厚厚的填报指南摆在她的书桌上,里面详细地介绍了国内各大高校及其所设专业,但刘雯的头绪如同被水模糊了的字迹一样,“有些茫然”。


    高考过后,与刘雯一样,在“热门”与“冷门”专业,兴趣与职业间徘徊的毕业生不在少数。


    对此,专家建言,专业的冷热变迁跟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密切联系,在快速发展的年代,没有一个职业是常青的,“热门”专业也仅在当下成立。填报志愿,应选择最适合自己潜能发挥且感兴趣的专业,不能盲目尾随“热门”。



    专业冷热变迁 考生产生困惑


    今年67日、8日,刘雯多年寒窗苦读终于“熬”过检验,“587分,跟我预估的差不多。”读文科的她认为发挥正常,比起高考成绩,更令她愁心的是填报志愿。“说真的,我并不是特别了解这些专业。”


    比起坐在办公室敲键盘,刘雯更乐于往外跑。“《舌尖上的中国》里,那个在成都从事户外徒步游带队工作的人,我也想像他那样,看遍祖国山河,多好!”刘雯妈妈则训斥她不切实际,刘妈妈认为,女孩子选个教师专业,毕业了到学校里教书,稳定又踏实。


    “王芸姐姐的事你忘了吗?”刘雯回了妈妈这一句。


    刘雯的表姐王芸(化名)大学毕业已经一年多了,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的她至今没找到合适的工作。


    当初,王芸所在的县城急缺特殊教育专业教师,当地教育部门开出了诱人的薪资待遇。恰逢王芸高中毕业,在父母的建议下,她填报了特殊教育专业。待她大学毕业,当年的“香饽饽”早已不在,特殊教育教师早已满员,王芸找工作四处碰壁。


    “曾经的热门专业转眼就成了冷门,我报的时候是热门,等我毕业的时候,还是热门吗?工作还好找吗?”刘雯疑惑地看着记者。


    刘雯的担忧事出有因,据国内某研究院发布的《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》显示,2014年本科红牌专业有生物科学与工程、法学、生物技术、生物工程、动画、美术学、艺术设计、体育教育。


    所谓红牌专业,即失业量较大、就业率较低,月收入较低且就业满意度较低的专业,为高失业风险型专业。


    相应的,数学与应用数学、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、公共事业管理、汉语言文学、英语、工商管理、国际经济与贸易赫然列于黄牌专业,受到警示。



    专业冷热非永久 专家建议勿盲目追随热门


    刘雯的QQ头像在电脑屏上不停跳动,班级Q群里讨论着填报专业,关于“热门”和“冷门”,关于职业和兴趣。


    就业指导专家认为,“十年寒窗,考生和家长都希望能报考一个好的专业,毕业后能有好的就业机会,好的发展前途,这是大家都能理解的。”


    不过,“冷门”“热门”专业是相对的,“前几年大家都追捧法学,不管是否有一定师资基础的高校纷纷开设法学,由于发展较为迅速,法学专业的毕业生太多,目前就业前景并不乐观。”


    目前,随着高校专业设置自主性的增加,许多高校,在 一方面扩招、另一方面生源不景气等问题下,通过申办、炒作所谓“热门”专业,来迎合学生及家长,争取更多生源。而更要命的是,许多高校的专业设置并不是“人无我有”或“人有我强”,而是相互拷贝、互相模仿,“你有我有大家有”。


    因此,就业指导专家建议,考生和家长在选报志愿时,要根据个人的兴趣、爱好、特长以及未来的人生规划来填报志愿更为理性,不能一味地尾随所谓的“热门”专业进行填报。


    “热门专业”并不一定最适合,最好的专业应该是最适合自己潜能发挥且感兴趣的专业。


    此外,漳州人才网认为,大学所学专业与个人未来的就业有一定关系,但并不是完全吻合,毕业后,可能会从事与自己专业不同的职业。


    专家告诉记者,大学是对个人的知识、人格、情操、修养的基础的系统的训练和培养,而对人生未来的发展起作用的则是基础的知识。


    “汉语言文学、历史、哲学、数学、化学、物理专业,可能跟现实就业没有直接的密切联系,但是这些专业为未来发展提供更加基础的知识,或许在这些学科的基础上,考生的未来发展会更好。”就业指导专家如是说。